增强治污实效 推进绿色发展 云南两会代表委员为建设最美丽省份建言献策
- 时间:2020/5/26 17:23:08
- 来源:
- 浏览:343
增强治污实效 推进绿色发展 云南两会代表委员为建设最美丽省份建言献策
时间:2020年05月26日 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29 文字:【 大 中 小 】
在前不久召开的云南省两会上,代表、委员认真审议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抓实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全力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积极建言献策。
构建有力有效机制,增强污染防治实效
云南省人大代表高素芳:建议云南省应尽快制定出台地方性白色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法规应详细规定塑料制品的制造者、销售者、使用者各自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增加相应的惩罚措施;应明确“谁污染、谁付费”“谁治理、谁获利”模式,实现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应重点强化公众参与防治,倡导和普及绿色消费观念;理顺管理部门在白色污染治理中的责任和关系。
云南省政协委员高鹰:建议由政府建立专业化的垃圾回收体系。成立垃圾处理公司,组织建立完善的城市垃圾回收队伍,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管理,保证资源性垃圾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回收处理,不能再利用的垃圾及时进行焚烧或填埋处理。加大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投资力度。加大对垃圾收运和处理的投入,提高垃圾处理水平。通过市场化运作,政府再给予政策优惠及补贴的方式,促进回收处理体系的组织化、科学化。建立合理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探索“谁排放谁付费处理”的路子,也可通过收取垃圾处理税费,促进市民自觉减少垃圾的产生量。
云南省人大代表李琪:建议按照“封闭管理”的原则,对昆明市餐厨企业的餐厨垃圾在收运、处置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以确保废弃油脂“不外流”“不回流”。同时要对生物柴油产业给予产业政策扶持,并让符合质量标准的生物柴油进入成品油销售系统。
中国农工民主党云南省委集体提案:建议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间大气污染防控合作机制,共同治理大气区域性污染。在合作框架方面,建议建立一套澜湄次区域各国间的伙伴关系系统,制定越境空气污染防控制度和法律规范,从而使澜湄各国在深化越境空气污染合作治理时能更为系统化和具有可操作性。
强化生物资源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云南省政协委员解丽平:建议尽快制定并颁布《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法(保护条例)》,并向国家呼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利用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云南省政协委员段昌群:云南拥有着生物多样性的资源优势以及重要的生态区位优势,一定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国家的经济社会资源配置和相关政策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云南省政协委员毕红: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要强化创新驱动和科技的支撑引领。要整合中央和地方的科技力量,加大投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有了创新引领、科技支撑、人才保障,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才能做得更好。
云南省人大代表张世影:建议将亚洲象等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标准提高到与其他自然灾害或事故补偿标准一致,形成全国统一的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保护以亚洲象为主的野生动物安全。
云南省人大代表李柏忠:建议建立健全公益林生态林村集体和林农合理保护补偿机制,进一步提高补偿资金,让长期保护公益林生态效益的集体和林农享受补偿政策,提高林农参与保护公益林的积极性。
云南省政协委员赵金才:建议以湿地名录为基础,以湿地立法为保障,突出重点区位湿地保护,推进重点区域湿地修复工作,把建设湿地公园作为第一要务,科学恢复退化湿地,充分发挥湿地生态功能。
加快推进公益诉讼,严厉打击违法犯罪
云南省政协委员吴蔚秋:希望各级法院和检察机关担起责、履好职,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助力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
云南省政协委员陈维镖:通过公益诉讼案件,既可以守护公共利益,又能够助力政府解决治理难题,实现双赢多赢共赢。近年来,云南省加大了公益诉讼的工作力度,争取以最少的司法投入获得最好的保护效果,希望今后加大环境污染等方面的监督力度。
坚决守住生态红线,加快推进绿色发展
云南省政协委员刘沧山: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搞好顶层设计;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把云南省良好的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经济效益;大力培养生态文明建设高层次人才;编写生态文明教材,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
云南省人大代表崔茂虎:建议把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建设成为云南绿色发展示范区,把环保作为大产业来抓。
云南省政协委员罗国权:要把握好生态文明与云南发展的关系。云南文化旅游要与生态文明建设和数字经济相结合,要把云南的优势和特色体现出来。
云南省政协委员郑云峰:建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守住生态红线的同时,发展一些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探索生态补偿机制的新方法,逐年提高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特别是在省级层面也要有所体现。尽快把云南的生物产业发展起来,把生物资源优势尽快地转变为促进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
云南省政协委员卢云涛:云南省提出到2025年总体建成中国最美丽省份,在此过程中,要通过项目制度建设来补齐云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短板。
云南省政协委员杨惠明:建议尽快启动云南省绿色企业创建工作,提高全省企业能效水平、环保水平,构建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组建专家组研究完善绿色企业评价标准,加快完善绿色企业考评机制。
云南省人大代表陈坚:坚持以洱海保护统领大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崭新理念和业态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走好“跳出洱海、发展大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推动洱海流域高质量发展。
本文由蒋朝晖 陈克瑶综合整理
时间:2020年05月26日
在前不久召开的云南省两会上,代表、委员认真审议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抓实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全力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积极建言献策。
构建有力有效机制,增强污染防治实效
云南省人大代表高素芳:建议云南省应尽快制定出台地方性白色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法规应详细规定塑料制品的制造者、销售者、使用者各自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增加相应的惩罚措施;应明确“谁污染、谁付费”“谁治理、谁获利”模式,实现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应重点强化公众参与防治,倡导和普及绿色消费观念;理顺管理部门在白色污染治理中的责任和关系。
云南省政协委员高鹰:建议由政府建立专业化的垃圾回收体系。成立垃圾处理公司,组织建立完善的城市垃圾回收队伍,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管理,保证资源性垃圾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回收处理,不能再利用的垃圾及时进行焚烧或填埋处理。加大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投资力度。加大对垃圾收运和处理的投入,提高垃圾处理水平。通过市场化运作,政府再给予政策优惠及补贴的方式,促进回收处理体系的组织化、科学化。建立合理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探索“谁排放谁付费处理”的路子,也可通过收取垃圾处理税费,促进市民自觉减少垃圾的产生量。
云南省人大代表李琪:建议按照“封闭管理”的原则,对昆明市餐厨企业的餐厨垃圾在收运、处置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以确保废弃油脂“不外流”“不回流”。同时要对生物柴油产业给予产业政策扶持,并让符合质量标准的生物柴油进入成品油销售系统。
中国农工民主党云南省委集体提案:建议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间大气污染防控合作机制,共同治理大气区域性污染。在合作框架方面,建议建立一套澜湄次区域各国间的伙伴关系系统,制定越境空气污染防控制度和法律规范,从而使澜湄各国在深化越境空气污染合作治理时能更为系统化和具有可操作性。
强化生物资源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云南省政协委员解丽平:建议尽快制定并颁布《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法(保护条例)》,并向国家呼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利用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云南省政协委员段昌群:云南拥有着生物多样性的资源优势以及重要的生态区位优势,一定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国家的经济社会资源配置和相关政策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云南省政协委员毕红: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要强化创新驱动和科技的支撑引领。要整合中央和地方的科技力量,加大投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有了创新引领、科技支撑、人才保障,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才能做得更好。
云南省人大代表张世影:建议将亚洲象等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标准提高到与其他自然灾害或事故补偿标准一致,形成全国统一的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保护以亚洲象为主的野生动物安全。
云南省人大代表李柏忠:建议建立健全公益林生态林村集体和林农合理保护补偿机制,进一步提高补偿资金,让长期保护公益林生态效益的集体和林农享受补偿政策,提高林农参与保护公益林的积极性。
云南省政协委员赵金才:建议以湿地名录为基础,以湿地立法为保障,突出重点区位湿地保护,推进重点区域湿地修复工作,把建设湿地公园作为第一要务,科学恢复退化湿地,充分发挥湿地生态功能。
加快推进公益诉讼,严厉打击违法犯罪
云南省政协委员吴蔚秋:希望各级法院和检察机关担起责、履好职,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助力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
云南省政协委员陈维镖:通过公益诉讼案件,既可以守护公共利益,又能够助力政府解决治理难题,实现双赢多赢共赢。近年来,云南省加大了公益诉讼的工作力度,争取以最少的司法投入获得最好的保护效果,希望今后加大环境污染等方面的监督力度。
坚决守住生态红线,加快推进绿色发展
云南省政协委员刘沧山: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搞好顶层设计;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把云南省良好的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经济效益;大力培养生态文明建设高层次人才;编写生态文明教材,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
云南省人大代表崔茂虎:建议把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建设成为云南绿色发展示范区,把环保作为大产业来抓。
云南省政协委员罗国权:要把握好生态文明与云南发展的关系。云南文化旅游要与生态文明建设和数字经济相结合,要把云南的优势和特色体现出来。
云南省政协委员郑云峰:建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守住生态红线的同时,发展一些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探索生态补偿机制的新方法,逐年提高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特别是在省级层面也要有所体现。尽快把云南的生物产业发展起来,把生物资源优势尽快地转变为促进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
云南省政协委员卢云涛:云南省提出到2025年总体建成中国最美丽省份,在此过程中,要通过项目制度建设来补齐云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短板。
云南省政协委员杨惠明:建议尽快启动云南省绿色企业创建工作,提高全省企业能效水平、环保水平,构建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组建专家组研究完善绿色企业评价标准,加快完善绿色企业考评机制。
云南省人大代表陈坚:坚持以洱海保护统领大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崭新理念和业态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走好“跳出洱海、发展大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推动洱海流域高质量发展。